查看原文
其他

九三学社中央5件提案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4大误区

2017-03-07 包松娅 九三学社之声

“九三学社中央近年来一直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议政调研的重点课题,今年更是就农业问题提交了5份提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坦言,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对市场机制认识不够,部分地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几大误区,需要进行重视和“修补”

误区一:将“去产能”片面理解为缩减粮食面积

在当前粮食库存高企、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新粮难储、陈粮难出等背景下,一些地方片面认为产量高、库存多就是粮食生产过剩了,纷纷把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

这种做法看似合情合理,但没有准确理解粮食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实质。因此,当前实际情况不是粮食多了,而是低品质粮食比重太大,各地都压缩粮食种植,可能会出现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

建议:理性定位并实施正确的粮食安全策略

要重新检视过去对粮食安全的理解,由谷物安全聚焦至口粮安全,并将国际市场看作保证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稳健的粮食安全策略,在对国内粮食供给情况有较为清晰判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干预范围和力度,给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

误区二:单纯依靠低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库存”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去库存”的主要选择,普遍采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由于重数量轻质量,大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产品科技含量低,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建议:依靠价格信号优化调整种植结构

逐渐减少对农产品价格补贴,缩小农产品收储范围,针对不同品质采取不同收购价格,更多的发挥价格信号对农产品供给的调节作用。在稳定水稻小麦等口粮种植的同时,大力去除低品质的粮食生产,试点耕地休耕,给土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误区三:过度依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降成本”

当前各地在农业降成本多以推动规模经营为主,推动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将“降成本”这个难题抛给了土地流转经营方。而实际上,由于受粮食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再加上不断攀升的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流转土地从事粮食规模种植的压力逐步显现,相当部分粮食规模种植处于亏损状态。

建议:通过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开展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烘干、冷库等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产后损耗严重的问题。

误区四:将“补短板”局限于经济作物和休闲农业

一些地方在削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扩大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受存储条件、上市期、保质期的限制,极易出现经济作物的产量过剩,价格暴跌现象。而休闲农业热除具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地域外,大都以采摘、垂钓、餐饮为主要形式,已有部分处于惨淡经营、难以为继的状态。

建议:弥补制约农业生产整体效率的短板

以发展电子商务、品牌农业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倒逼农业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保障和服务。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加大科技研发,扩大有地理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包松娅 原文刊载于《人民政协报》2017-03-04期13版,原文标题“九三学社中央五件提案聚焦农业问题 用市场的“洪荒之力”修补农业供给侧改革误区”)

往期推荐:

看文化部如何回应九三学社的建议
九三学社全国“两会”建言工作准备就绪
图解:九三学社提交给全国政协的提案如何筛选
数说九三学社全国“两会”提案
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7年度战略研讨会召开
揭晓,是他感动了中国!
九三学社的科技范儿!
一大波获奖项目来袭!九三学社34名社员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